胡鑫宇案结束以后,必须作为典型案件开展以案促改,进行专项整治 全球观点
2023-02-01 10:57:50    可爱的菲姑娘

最近一段时间,胡鑫宇案引发了全网关注,然而很可惜最终大家也没有等到好消息。

就在1月29日,上饶公安正式发布了警方通报, 称失踪106天的高一学生胡鑫宇遗体在学校附近的一所粮库中被发现,呈缢吊形态。

站在生命安全的角度,相信大家无不为胡鑫宇的逝去伤心,毕竟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,尤其对于胡鑫宇家人来说,则更是犹如晴天霹雳, 胡鑫宇本是全家的希望,可却在花样的年华和最爱他的家人天人永隔。


【资料图】

更让人难过的是,直到现在,我们依然不知道胡鑫宇究竟是死于他杀还是自杀, 不过,相信未来警方很快会有侦查结果,这个大家不必担心。

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一个生命的非正常死亡总是由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导致,这个原因或许是学校的问题,或许是学生个人的心理波动导致,又或许是我们工作的疏忽,虽然目前来说还不能确定压倒胡鑫宇生命的 \" 最后一根稻草 \" 到底是什么, 但至少可以反映出,目前来说,在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问题上,我们做得还不够。

问题一:搜救工作存在疏忽

从胡鑫宇从学校消失,到最后遗体被发现,这中间时间间隔长达106天,这期间当地警方、学校、社会组织、群众包括胡鑫宇家人都进行了大规模搜寻,可最后都是一无所获,然而让人意外的是,最后胡鑫宇的遗体却愕然出现在学校附近,这本身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。

胡鑫宇遗体发现位置

既然是学校附近,那最初搜寻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发现?

要知道发现胡鑫宇遗体的粮库区域距离致远中学学校最南端仅有约300米的距离,即便是从学校大门前往粮库,也仅有约500米。

这么近的距离,按照普通人的理解,是根本不可能被遗漏的,更何况最初当地警方可是采取的地毯式的搜索,出动警力也是非常多。

唯一的可能就是疏忽,这个问题也在之后的调查中被证实,根据新京报的报道,最初胡鑫宇家人也曾提出进入粮库进行搜查, 然而这个粮库储存的是国家储备粮,管理非常严格,一般人根本无法进入。

不过,后来在致远中学校长和粮库站长的沟通协调下,搜救人员被允许进入粮库搜寻,只可惜当时的搜救人员并未到达胡鑫宇遗体的发现地点,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。

当然,在当时的情况下,即便是到达遗体发现点,也不一定能够发现胡鑫宇的踪迹,因为目前来说,胡鑫宇的死亡时间还没有确定,另外, 大家也都知道,在茫茫的山林中寻人,这个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,有一定的疏忽也可以理解。

问题二:教育疏导存在缺失

比起搜寻中的疏忽,在我看来,学校层面的问题更值得我们重视。

首先,胡鑫宇所在的学校是 一所寄宿制的学校,实行封闭管理,按理说,一个大活人凭空消失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
即便是胡鑫宇能躲开老师、同学的注意,又如何能够在摄像头遍布的学校没有任何踪迹的离开。

要知道,致远中学校内一共安装有109个摄像头,按照学校的说法,基本实现了公共空间内的全覆盖,那么问题来了, 胡鑫宇作为一名15岁的小男孩,是如何成功的躲过了所有的监控摄像?

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关部门在后续的调查中一定要认真查实,给大家一个解释。

其次,胡鑫宇最后一次出现在监控中是10月14日傍晚五点五十分,当时他所处的位置是宿舍门口,按照学校的作息安排, 当时胡鑫宇应该是去准备上晚自习,可问题是,那天的晚自习课上胡鑫宇并没有出现。

任课老师应该是发现了这一情况,但是却没有及时将这一情况上报给学校,一直到晚上宿舍查寝时仍然没有见到胡鑫宇 ,老师这才觉得事态严重,于是赶紧通知家长,可是这个时候距离胡鑫宇消失已经过去了5个小时。

从这点上看,致远中学在学生管理上还是存在问题的,大家不要觉得我有些小题大做。

现实中很多学校都施行的有查课制度,基本上每堂课开始后都会有专门的老师在教学楼巡视,并且记录每个班级学生的出勤人数,最后还会在学校的教师群中进行通报。

另外,学校也会要求教师对旷课的学生情况作出说明, 是请假,还是旷课,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。

总之,就是要求老师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动向,毕竟生命安全重于泰山,容不得一丝马虎。

最后,就是学校对后进学生的关注度不够。

根据网上的信息显示,胡鑫宇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,这个情况家长也知道,胡妈妈自己也说,在之前和儿子的通话中,儿子就提到过自己学习非常吃力。

另外,胡鑫宇还提出让哥哥给他买一只录音笔,这样可以方便录下老师讲课的内容。

从胡妈妈和哥哥反馈的信息来看,胡鑫宇虽然成绩差,但是依然有好好学习的决心和信心,只不过,过大的学习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来气。

在胡鑫宇留下的笔记中,我们就发现了这样一句话:“我是否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。”

这句话其实已经暴露出胡鑫宇当时的内心状态是已经接近崩溃的!

那么, 作为经常和胡鑫宇接触的老师,有没有发现胡鑫宇状态的异常呢?致远中学作为校方,又是否制定有相应的制度机制去疏导这部分学生的不良情绪呢?

我相信一定没有,不然胡鑫宇的悲剧也一定不会发生。

问题三:信息不透明

最后这个问题,也是胡锡进提到过的信息不透明。

在他的观点中, 我注意到了一个词“灯下黑”。

老胡看来,在如今信息如此透明的时代,灯下黑是让人很难接受的一件事,尤其是像胡鑫宇失踪这样公众关注度非常高的事件。

既然关注度高,那大家都想知道真相, 而现在的情况是各种猜测、谣言满天飞,一些官方的媒体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还好一些,最起码没有妄自揣测。

反观一些自媒体作者,这些人为了流量可以说是绞尽脑汁,无所不用其极。

就比如这位创作者将胡鑫宇案定义为2023第一奇案。

还有这位更绝,直接宣布真凶基本确认。

类似这样的内容太多太多,如果读者不注意甄别,真的很有可能被这些信息给带跑偏。

当然,还有些更典型的我没有披露出来,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信息的存在,才导致现在大家对胡鑫宇案件的猜测不一,各种说法满天飞。

本来,事件发生后,除了官方主导的搜寻、应急之外,无论是媒体还是民众,其实都很有必要参与进来,一来可以帮忙,二来可以随时进行监督。

大家参与进来之后,搜寻的力度肯定更大,效果更好,并且随时随地可以掌握事情进展,也不会妄加揣测,并且如果有了监督,在搜寻的过程中最起码不会有人懈怠, 那样的话,是不是在搜寻粮库的时候可以多转转多找找,或许能更早发现胡鑫宇也说不定。

写在最后

其实,胡鑫宇案的最终情况和一些细节,相信很快就会水落石出。

对于案件本身来说, 遗体找到只是一个“逗号”,只有查清案件背后的全部真相,才能给此事最终画上“句号”。

除此之外,我之前提到的几个问题也不容忽视,在我看来, 还应该以胡鑫宇案件作为典型案件,由公安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配合,在当地深入开展以案促改。

通过深刻剖析案发原因,强化教育警示,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, 真正实现“查处一案、警示一片、教育一方”的综合效应!

这其中,无论是学校,还是相关部门,媒体都应该通过开展以案促改查找问题漏洞,防范风险,整改不足,从胡鑫宇这个个案出发,去整改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,真正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防微杜渐,杜绝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。

如果有必要,可以适时开展专项整治, 围绕胡鑫宇案件发生到结束这之间的各个关键环节,以及未来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,深入的进行一次刮骨疗毒。

说到底,胡鑫宇案的发生还是我们的教育管理环节没有做到位,另外根据其他地方类似的案件来看,我们目前很多学校在对学生安全信息的掌握,存在明显的不足和漏洞。

因此,很有必要及时建立对学生群体全方位的保护体系,并修复其漏洞,才能真正为孩子们的安全 \" 兜底 \",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。

目前,相关调查、检验工作依然在紧张的进行中,我也希望我们每一个关心胡鑫宇的人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,大家一起静待真相水落石出。

最后,也希望胡鑫宇家人能够早日从悲痛中走出来!

关键词: 致远中学 这个问题 生命安全

上一篇:中国选手排名无大变化 林希妤鲁婉遥石昱婷居前三
下一篇:最后一页